2001.10.03  中國時報
新增三分洪計畫 周內確定
于國欽/台北報導


經濟部昨天指出,以分洪的方式整治基隆河,才是釜底抽薪的方式,除了目前已在執行的「員山子分洪」以外,「魚坑分洪」、「八堵分洪」、及「左右岸支流截流(含四腳亭分洪)」都已納入評估,若分洪計畫全面執行,將可使原規劃的堤高降低一.五公尺、原訂需抬高的橋樑由廿七座減至六座、抽水站負荷也可因此大幅減輕。經建會本週將就此一「基隆河整體治理計畫」進行審查,新增的三個分洪計畫能否獲通過,可望於週內確定。

經濟部昨日召開記者會,經濟部水利處長黃金山表示,基隆河這次災情嚴重,大家都很急,外界說堤防沒有用,這一說法並不公平,事實上若把堤防拿掉,這次納莉的豪雨會使台北整個泡湯,包括板橋、新莊都會淹水,不會只是局部淹水的局面。

黃金山表示,堤防有防洪的功能,但是今天要解決基隆河的水患,循上游分洪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較為可行,目前水利處正在執行的員山子分洪計畫,即是從上游挖一條二.八公里的隧道,把洪水引入東海深澳灣附近,預計明年可以動工,九十四年完工。

水利處目前正在評估另外三個分洪計畫,一個是位於瑞芳的「四腳亭分洪計畫」,另一個是「八堵分洪計畫」及「魚坑分洪計畫」。四腳亭分洪計畫擬自四腳亭挖一條四.三公里隧道,把洪水排入深澳灣;八堵分洪計畫則擬自八堵火車站下游五百公尺處往北挖一條六公里隧道,將洪水排入外木山海域。若這三個分洪計畫能執行,總計基隆河上游即有四個分洪道,將可大大減輕下游的洪水量,下游的堤防(從中山高速公路橋至南湖大橋)可以較僅執行「員山子分洪」降低約一.五公尺。

黃金山表示,根據模擬分析,僅做員山子分洪所降低的基隆河水位僅一.七公尺,加上魚坑則可進一步降低二.六九公尺,若加上八堵分洪、左岸右岸截流(含四腳亭分洪),則可大幅降低三.四四公尺,下游需要抬高的橋樑僅六座,若完全未做分洪,需抬高的橋樑達二十七座。

分洪雖然可降低基隆河洪水的水位,但是從長安橋至南湖大橋段,分洪後仍需再加高堤防才能完全免去兩百年一次的洪水頻率,舉例而言,目前南湖大橋的堤高八.五七公尺,在經四個分洪道分洪後,遇到兩百年的洪水,這一河段的水位仍將高達一○.○八公尺,因此堤防還要再加高二.五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