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白柚其出現約晚文旦40年,即1890年代,麻豆口陳登通先賢將普通柚子改良為果粒碩大,果肉純白的新品種,故名為"大白柚"。但僅果實完美,味道卻酸、甜、苦俱備,風味奇特,願意嘗試者算是"揀人吃的",而傳給他的兒子陳自西時,麻豆白柚也獨步四方,僅同鄉巷口郭登川家的白柚尚能比美,但仍略遜一籌。
- 民國9年(日據大正9年,西元1920),日本派駐新竹州技師,專攻柑桔栽培的專家島田氏親自到麻豆視察研究,幾經努力多年,去苦存甜,終於奠定今日甘甜多汁帶微酸的風味,相當獨豎一幟,因而吸引果農競相引種,而在民國廿五年時,其產量幾乎與文旦並駕齊驅,從此文旦、白柚並稱麻豆雙寶。
-
大白柚外型碩大渾圓,每粒重達2-4台斤,足供一家人或三至五人分食。吃法儲直接原味撥食外,亦可沾料--糖、鹽、醬油、蒜泥、梅粉等,可中和酸味,增進口感,較之文旦甜潤口味豐富多多,因此有所謂"外行人吃文旦,內行人品白柚"之傳言。
-
大白柚雖原產地在麻豆,但因沿曾文溪中游兩岸,由淺山沖積銜接平原的地段土質均適合栽種,惟經營管理才是確保品質的重要因素。
-
每年的"寒露"到"霜降"節氣,即由秋轉冬時節為大白柚採收時機,此時寒氣較重,大白柚可維持在常溫而陰涼通風下貯存二個月以上,是水果中最持久的優質果品。
-
大白柚除生食外,可加工為"柚子蔘"及維他命C片,別具生津潤喉卻痰等作用,因此民間納為食補珍品(摘自http://home.pchome.com.tw/life/wujiayuh/w-pomelo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