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臘腸犬 Dachs Hound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德國

身高: 21 ~ 27 公分 ( 標準型 ) , 13 ~ 23 公分 ( 迷你型 )

體重: 9 ~ 12 公斤 ( 標準型 ) , 4 ~ 5 公斤 ( 迷你型 )

毛色:紅色、黑黃褐色、巧克力色

毛質:短毛 (smooth-haired) 、長毛 (long-haired) 、剛毛 (wire-haired)

個性:活躍、有領導能力、堅決大膽、伶俐、感覺敏銳、刻苦、忍耐、貪玩

特徵:腳短身長,肌肉結實,胸部幾乎觸及地面;臉型俊秀,雙耳垂長

犬用途:家庭狗、獸獵狗,現為伴侶犬

起源與歷史:

臘腸狗起源自 16 世紀的德國,「 Dachshund 」在德文是「獾狗」( badger dog )的意思,也就是專門獵捕獾或其他掘穴動物的獵犬。獾是一種與鼬鼠相類似的小野獸,性情非常兇猛,通常居住在自掘的洞穴中,而臘腸犬正是捕捉獾的最佳獵犬。從 16 世紀起,德國人就專門繁殖臘腸犬,為了抓一種叫「獾」的害獸。因為牠的身型細長,四肢短小又力,所以最適合鑽進長長的洞穴中,與獾做激烈的搏鬥,也可看出牠有極強的戰鬥力。其實臘腸犬是逐漸進化,慢慢變成今日像「臘腸」一樣的身型─身體瘦長、四肢特別短小、胸部的肌肉發展成手肘般強壯,來幫助牠在洞穴中前進爬行。

飼養要領:

身軀長的狗,背脊是弱點,要避免過胖造成背脊負擔;行經地勢落差大的場所時也要注意;牠是屬於容易肥胖的犬種,一不小心就會過胖,因此要特別小心讓牠定量定食,至於在運動量上,活潑好動的臘腸犬絕對是需要的;雙長耳朵的清潔是非常重要的。亂吠的惱人天性,從幼犬時就要加以訓練,這點相當重要。

短毛臘腸犬

毛色:淡黃褐色、深褐色、黑色

毛質:短毛

特徵:被毛短而濃密且緊貼在身體上,雙耳下垂,寬且能動,頸子長。身軀緊湊結實,肌肉強壯發達,四肢短,身體長而姿勢低,具有弧形腳趾的寬腳,其體型適宜進入洞穴追逐獵物。

長毛臘腸犬

毛色:黃、黑色

毛質:長毛

特徵:被毛平直而較長,某些部位長有邊毛;頸部和下部的毛最長,尾巴上有邊毛,腳上的毛數量有限;後腳比前腳要小。

剛毛臘腸犬

毛色:深褐色

毛質:剛毛

特徵:剛毛迷你型則有著粗糙而且長度一樣的剛毛遍佈全身,還有叢狀的眉毛,耳朵上的毛比較短;剛毛迷你臘腸狗直到 1959 年,才在英國獲得正式的認可。

 

 
 
 

蝴蝶犬 Papillon / 即時視訊

原產地:法國

身高:20 ~ 28公分

體重:4 ~ 4.5公斤

毛色:白黑或白褐混合色

毛質:

大部分為平滑毛質,有的毛呈波浪狀,長而密實,柔軟呈長絲狀,富光澤,胸部顏色為白色呈火焰放射狀。

個性:活潑、開朗、友善,不會過度黏人,舉止高雅

特徵:

頭部小呈圓弧型,有對稱的白斑及花紋,鼻子為圓形黑色,眉頭角度明顯,鼻口部呈尖嘴狀,眼睛大小中等不突出,眼球和眼眶顏色為暗色,覆滿長毛的大耳朵,看像似一對翩翩起舞的蝴蝶般,為其外觀上的一大特色,故有蝴蝶犬之名稱。四肢骨骼結實,前肢的後部或身體有深色的裝飾毛,足部如野兔般的腳,且中間長有長毛,尾部毛朝背部彎曲‧

犬用途: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蝴蝶犬Papillon的名稱由來就是法國人命名的,在法語Papillon就是蝴蝶的意思,因為牠的臉部中央為白紋,將色系分兩邊,耳朵又大毛又長,像似一對振翅高飛的蝴蝶般,這是外觀上最大的特色,故有此名稱。起源於16世紀,是歐洲最古老的品種之一,且自古以來一直飼養著做為玩賞犬。蝴蝶犬的起源無法考據,有此說蝴蝶犬的祖先是由中國傳到西班牙的獵鵴犬種所繁衍,但可以確定的是,蝴蝶犬Papillon是法連尼犬的進親,因為兩者除耳朵位置稍有不同外,其餘特徵實在很像。

文藝復興時代引進法國後,即造成一股流行的旋風。當時蝴蝶犬深受西班牙人及法國貴族人士的喜愛,相傳路易十六的瑪麗皇后十分迷戀這種狗,在法蘭德斯的藝術家凡杜克,魯本斯和林布蘭的繪畫中常會看到牠的身影,就可以確定牠受歡迎的程度,也因此確立了其在犬界的地位。19世紀時期法國及比利時的愛犬嗜好者,致力繁衍直立耳品種的蝴蝶犬,耳朵上的長毛直立裝飾,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美國及英國的蝴蝶犬飼養致力要改良出比其它國家更小的體型蝴蝶犬,而有了目前的小型體型,於1935年正式獲得純正血統的認定。

飼養要領:

蝴蝶犬是很會看主人臉色的聰明狗,也有纖細的心,容易因為家人斥責而蓄積壓力,因此要特別注意哦!此外,牠很喜歡活動,特別是戶外活動,適應天候及各種環境的能力也相當強,適合陪伴主人至各地旅行,容易教養。耳朵毛容易斷裂需注意,必須每天幫牠梳理體毛。

 
 
 
貴賓犬 Poodle / 即時視訊

標準貴賓犬 Standard Polldle

原產地:德國

身高:38公分以上

體重:20.5 ~ 32公斤

毛色:白色,淡黃褐色,深褐色,黑色,鐵青色

毛質:被毛較硬非常豐茂,毛長密生捲毛、繩狀毛

個性:忠誠服從、喜交際、聰明、活潑、易訓練、可塑性高

特徵:

標準貴賓犬有著長而直的吻部,嘴唇通常緊閉,略圓的頭骨,前腿筆直平行,肌肉健壯的後腿,還有比例勻稱強壯的頸部,尾巴短小且豎起,毛色單一。

犬用途:獵取水中獵物

迷你貴賓犬 Miniature Polldle

原產地:法國

身高:28 ~ 38公分

體重:12 ~ 14公斤

毛色:白色

毛質:被毛較硬非常豐茂,毛長密生捲毛、繩狀毛

個性:聰明、活潑、機警

特徵:長而直的吻部,前腿筆直平行,肌肉健壯的後腿,強壯的頸部;而牠的毛皮濃密而粗糙,耳朵長而寬,還有橢圓型的小腳,臉小

犬用途:獵取水鳥

玩具貴賓犬 Toy Poodle

原產地:法國

身高:25 ~ 28公分

體重:約7公斤

毛色:白色、黑色、灰藍色、黃色(杏仁黃.楓葉紅)、咖啡紅(深巧克力)等顏色

毛質:毛層濃密豐厚,但不會脫毛,所以約每6 ~ 8星期需要修剪一次。

個性:忠誠、善交際

特徵:長而直的吻部,前腿筆直平行,肌肉健壯的後腿,強壯的頸部;而牠的毛皮濃密而粗糙,耳朵長而寬,還有橢圓型的小腳,臉小

犬用途: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貴賓犬屬於非常古老的犬種,已難推測出牠的生存的歷史了。現在有標準犬、迷你小型犬和玩賞犬三種型態。除體型的大小分別外,其餘不分軒輊,最原始的品種即為標準型,早期是相當傑出的拾獵犬,亦可作為護衛犬和牧羊犬。在廣受喜愛之餘,始培育出迷你型和玩賞型的品種。

貴賓犬的名字是德語,有「反撥水而前進」之意,可能是由德國水狗撲杜爾(Pudel)演變而來,過去主要用來獵鳥,由於必須剪去水中狩獵時不必要的毛,因而形成修剪此犬種的習慣。也因為其姿容美麗,逐漸就轉換為玩賞犬了。自古以來一直被當作是寵物,據說是世界上頭腦最好的狗,能夠記住主人所教的命令及語言,個性十分溫馴,體格勻稱、聰明好動、容易訓練。十七世紀時首先出現在英國,十九世紀時,因為牠的誘人容貌和易於訓練,便成為法國馬戲團中重要的角色。到了現代,在1940到1960年代可說是全世界最流行的品種。

飼養要領:

過於蓬鬆的毛皮,會妨礙了水中的活動,所以常需要修剪;常見貴賓狗會於腳步留一圈毛,這樣可以保持關節部位,免於受寒。

 
 
 

中國冠毛犬 Chinese Crested Dog / 即時視訊

原產地:中國、非洲、中南美洲

身高: 23 ~ 33 公分

體重: 2 ~ 5 公斤

毛色:灰黑、紅棕色、白色等多種混合顏色

毛質:身體無毛,兩耳面頰和足部和尾端有長毛;皮膚色澤粉或黑,多帶有斑點。

個性:活潑、溫柔、自尊心強

特徵:寬而略圓額頭及尖長的口吻部,黑色眼睛、鼻子,額頂濃密的長毛,此種犬常有先天缺齒。耳朵大且寬,豎立尖部向外傾斜,耳部有稀疏的長毛。身軀無毛露出皮膚,夏季可能發亮,皮膚是單色或帶有棕色和黑色的斑點,皮膚汗腺具有排汗功能。骨骼細緻,四肢腿部第一關節以上無毛。尾根低毛長。

犬用途: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此品種在漢朝以前即已出現,雖然稱之為中國冠毛狗,但原產地有許多種傳說,中國、土耳其、非洲等。由於外型的緣故,大部分的人相信這種狗是出產於中南美州或非洲的暖氣候,應是由非洲無毛狗所演進而來。早期經由商人從非洲帶到亞洲,因為和中國古代清朝官員的冠冕和辮髮很相似,因此命名為冠毛犬。

中國冠毛犬除了頭上特有的羽狀長髮外,全身無毛,為小型玩賞犬的一種。這種狗其實有兩種型態, hairless & powderpuff (粉撲變種),差別就在於毛的多寡;一種是全身無毛,只有在頭、腳和尾巴有一束羽狀毛,另一種則全身覆蓋著柔軟的長毛。即使同一種類型的父母犬,其所繁衍同一胎中,亦可能產生無毛及有批毛的幼犬。

飼養要領:

不能忍受寒冷和猛烈陽光,所以戶外活動時要多注意。冬天要注意寒冷的問題,且需要定期的乳液滋潤以防乾燥。在照料上要特別注意皮膚的曬傷,和先天性的牙齒問題。

 
 
 

博美犬 Pomeranian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德國波美拉尼亞地區

身高: 20 ~ 28 公分

體重: 1.36 ~ 3.2 公斤

毛色:白色、紅色、橘黃色、灰色、黑色、紅褐色、棕色、暗澄色、澄紅色等多樣化呈現

毛質:臉部、四肢下方的毛較短而柔軟,體毛為雙層毛,表層毛質地較粗,毛直而長且茂密,成聳立散開似毛球狀蓋上全身 ( 除腳尖端 ) ;底層為較柔軟的毛。

個性:個性活潑率真、友善、積極純樸、伶俐、充滿知性

特徵:雖然小但肌肉結實,四肢均衡,尾巴和四肢覆蓋了豐富的被毛,耳朵稍微小些而附向兩橫側,如狐狸般的豎耳,尾巴向上翹起到背上,圓圓的頭部,黑色或茶色的眼睛眼神明亮。身上的毛膨鬆可愛。

犬用途: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博美犬是原產於德國的絲毛犬當中最小型的犬種,帶有冰島及拉不拉多的雪橇犬與俄國野犬的血統,袓先是北歐的尖嘴犬,德國北方自古即作為牧羊犬,自 19 世紀起逐漸受到歡迎。由大型狐狸犬培育而來,在博美地方改良成小型犬,因而得名。 1888 年,維多利亞女王將博美犬從義大利帶回英國,從此大受歡迎據說女王去世時,牠一直陪在枕邊。直到 1900 年以後,才改良成現在的小博美犬。 1892 年首次在美國的狗展中出現。

飼養要領:骨骼較細,處理時要很注意,個性活潑,要常帶牠去散步,幾乎無體臭又少掉毛,而且體型小,容易飼養。

 
 
 

比熊犬 Bichon Frise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地中海

別名:特內裡費狗 Tenerife dog

身高:23 ~ 30公分

體重:3 ~ 6公斤

毛色:白色

毛質:毛長呈絨狀螺旋型捲毛,不易掉毛

個性:友善、積極、善良、忠實

特徵:

以雙層毛皮形成蓬鬆外型而著名,牠天賦聰敏機靈;有著小而精緻的耳朵,緊密的圓腳和強壯挺直的前腿;牠的毛質纖細捲曲,如絲般柔軟,尾巴捲曲蓋住背部圓圓的臉十分可愛

犬用途:皇室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起源於十五世紀,主要用途為皇室玩賞犬,Frise的法文意思是捲髮,Bichon法語的意思是可愛,整個合起來就是「可愛的捲毛犬」之意,名字即道盡了比熊犬可愛、迷人的討喜形象。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受歡迎的犬種,個性友善積極,比起其他的玩賞犬更為結實活潑和頑皮。

比熊犬被認為是法國種,但真正的起源不詳,有一說是,14世紀時,水手從加那利群島的特那利夫島帶到地中海來的,因為與瑪爾濟斯犬相似,說明了兩種有相同的祖先;另一說是在文藝復興時代,由義大利傳至法國,甚至有來自中東的說法。許多世紀以來,比熊一直是歐洲宅院的夥伴犬,身受大眾喜愛,19世紀逐漸凋零失寵,只有在馬戲團或街頭藝人身旁才看得到。20世紀時,才又繁衍起來。1956年時初入美國,開始受到歡迎,1972年時已成為美國畜犬俱樂部公認的犬種,連帶著在英國也流行起來。

飼養要領:每個月需帶牠去做一次修整、定期的梳洗、刷飾都是必要的。

 
 
 

雪納瑞 Schnauzer / 即時視訊

雪納瑞一般可分成三種:迷你型、標準型及巨型。

雪納瑞原先是以品犬(Pi-nschnauzer)而著名,雪納瑞這個名字(Schnauzer發音為Shnowtser德國音的z聽起來總像ts)是來自於德國schnauze(意思是豬嘴形),這樣稱牠是因為在口吻部上具有濃密的腮鬍。

迷你雪納瑞 Miniature Schnauzer

原產地:德國

身高:30 ~ 36公分

體重:6 ~ 8公斤

毛色:黑白色、深胡椒色、淺胡椒色、黑銀色

毛質:屬於雙層毛,內層毛細軟,外層毛剛硬,腿部和頭部的毛很長,背部的毛則短

個性:開朗活潑,喜歡與人接近,個性勇敢堅強,雖然友善但警覺性高,對於領土的保衛性非常強悍

特徵:

體形雖小但短小精幹,動作強而有力,尾巴只留下一小部份,在美國也有斷耳的。因為擁有明顯的鬍鬚,使得口吻部變得非常特別,台灣俗稱「老夫子」

犬用途:看門犬、家庭犬

起源與歷史:

迷你雪納瑞是德國改良的品種,且是唯一沒有英國血統的梗犬種類。牠似乎是19世紀的最後10年,在德國不斷培養改良的結果。19世紀末期,以獨立犬種的姿態參加狗展。在梗犬當中,其他犬種大多源於英國,迷你雪納瑞則出生於德國。原本是為了捕捉農內的老鼠而製造出來的,但現在是深受喜愛的看門犬與家庭犬。

有關迷你雪納瑞起源的理論,認為牠是由標準型雪納瑞與阿芬評嘉犬異種交配的結果。早期迷你雪納瑞大多為純黑的事實似乎也證明這個理論,其他說明也曾提出黑色可能來自於小型狐狸狗的可能性,小型狐狸狗也被稱為博美犬(Po-meranian)。許多其他犬種在迷你雪納瑞的培育過程中可能扮演某種角色,在這世紀的轉捩點仍處於實驗時期,使用不同的交配種來改進許多特徵;即使今天,在純種的迷你雪納瑞懷胎產下的小狗,還是偶爾會出現其他顏色的幼犬,這種現象引起狐狸梗犬受到使用的理論,甚至持續到1930年末期。

飼養要領:

為了保持鋼絲狀硬毛的美麗,所以必須用手指頭或小刀進行拔毛的去毛作業,避免皮膚病感染,定期刷毛美容修剪和洗澡。在斷尾或斷耳時,要時時加以關心。每天散步,注意居住環境通風。

標準型雪納瑞 Standard Schnauzer

原產地:德國

身高:44 ~ 50公分

體重:23 ~ 25公斤

毛色:黑白色、深胡椒色、淺胡椒色、黑銀色

毛質:毛有如硬的鐵絲一般

個性:充滿智慧,具有優良的判斷力,很有活力,值得信賴

特徵:

筋骨隆起,體格壯碩;毛有如硬的鐵絲一般,長得好像迍毛般的頰鬚和眉毛為一大特徵。能夠忍受普通的寒暑,對疾病有抵抗力。容易訓練,要好好培養牠的判斷力和忍耐力。

犬用途:家庭犬、家畜警備犬、夜警

起源與歷史:

在三種雪納瑞中,這種狗屬於最古老的犬種。正如15 ~16世紀繪畫上所畫的一樣,在當時是受人歡迎的家庭犬,也可以當作家畜警備犬或夜警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的德國市場上負責守護,載運農作物的,幾乎都是雪納瑞犬。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也被用作傳令犬和救護犬。

巨型雪納瑞 Giant Schnauzer

原產地:德國

身高:60 ~ 70公分

體重:32 ~ 35公斤

毛色:黑白色、深胡椒色、淺胡椒色、黑銀色

毛質:又粗又硬,如鐵絲狀的毛

個性:敏捷、活潑,而且冷靜、沈著,行動謹慎,對飼養人忠心耿耿,訓練的適應度極高,又很聰明。

特徵:全身覆蓋著又粗又硬,鐵絲狀的毛,尤其是口唇周圍更多

犬用途:警犬

起源與歷史:

在德國的拜恩,居民用來幫助看羊及追趕家畜的這種狗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標準舒奈茲。為了追牛,當時種狗體型太小,所以從19世紀初期開始就想辦法,希望製造出更大型的犬種,遂與酪農場的大型犬、大丹犬及波音達犬進行交配。後來,在本世紀初期的德國,因為這種狗很聰明,就把牠訓練成警犬。比標準雪納瑞擁有更大型的外觀,看起來結實又勇猛。

 
 
 

吉娃娃 Chihuahua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墨西哥

身高:15 ~ 23公分

體重:0.5 ~ 2.7公斤(2公斤左右最理想)

毛色:

白色、淡黃色、白色和茶色斑點、白色和褐雜點、褐色和白色相間、淡黃色和白色相間、白色和橘色相間、橘色和白色相間帶褐、明顯的橘色和白色相間、金黃色為主、白色為主摻雜褐色、帶有偏灰藍、紅褐色和黃褐色為主、灰色、接近巧克力的顏色、黑色和茶色相間、黑色和白色、黑色、黑色摻雜白色、白色摻雜黑色。

毛質:短毛者,具光澤而柔軟的短毛;長毛者,毛長平直,略帶一些波紋,耳朵,四肢, 尾巴皆有裝飾毛,但長度並不拖地。

個性:時而感到大膽頑皮、活潑好動富感情,勇敢又忠實,易與人親近,對陌生人會有提防心,大部分品種好的吉娃娃是不會亂叫的。

特徵:大眼大耳,頭部明顯,側面看覺得像ET,是全世界最小的犬種。吉娃娃對寒冷很敏感,興奮和驚嚇時會全身顫抖。

犬用途:小型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吉娃娃犬的起源和歷史不明,不過是人類所知道最古老犬種之一。原產於南美洲,吉娃娃這個名字是與墨西哥同名的州演變而來的,19世紀末西班牙人將其帶到歐洲時,也曾出現在美國。有關長短毛的來源,則有源自中國,原為長毛犬,東印度公司自中國載貨回西方時,先在中南美洲停靠下貨,使得牠有機會流浪到異鄉,與墨西哥當地的無毛犬交配,遂產生新的短毛吉娃娃品種,但無從考據;亦有記載長毛吉娃娃犬是短毛吉娃娃和約客夏及蝴蝶犬的交配品種等來源記載。在墨西哥北部主要是以野生的方式生活,後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躍而為美國最流行的狗,現在所看到的吉娃娃種類,大部分是美國人以美國西南部的犬種所改良而成的。

關於歷史,有三個傳說。

地中海的馬爾他島嶼傳說、菲律賓傳說和墨西哥傳說等,不過以墨西哥傳說較為可信,相傳吉娃娃的起源從古代就已有記載,吉娃娃的祖先叫提奇奇。提奇奇是9世紀時統治墨西哥的特爾提克族飼養的狗,加以改良之後,誕生了吉娃娃犬種。特爾提克族以及其後的亞茲提克族都將提奇奇視為寵物,並視其為象徵宗教的存在物,是守護墨西哥文明的神聖狗。

魅力:小型的外表因為容易抱,所以可以帶到任何地方陪伴。由於性格明顯的表露,好奇心旺盛,行動很敏捷,能很快地理解主人的說法和態度且個性溫順,記憶力也很好,所以是非常容易教養的狗。

飼養要領:最好是選擇能讓吉娃娃能盡情活動的籠子,在籠子裏面上準備乾淨的水和飼料。對吉娃娃來說舒適的室溫是25度左右。冬天可放入寵物用的電器電爐,夏天應該以通風而且能以冷氣機做溫度調節。長毛吉娃娃的毛較為長,平常勤於梳洗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瑪爾濟斯 Maltese / 即時視訊

原產地:馬爾他島 (malta)( 地中海地區,為英屬地 )

身高: 20 ~ 25 公分

體重: 1.8 ~ 2.7 公斤 , 3.2 公斤 以下

毛色:白色,耳朵有淡檸檬色

毛質:絲綢狀直毛覆蓋全身,沿著身體生長,長而直,成絲狀般光滑,濃密豐厚。

個性:服從穩定性強、溫順脾氣好、不神經質、無攻擊性、個性活潑,最適合當成寵物飼養。

特徵:黑色?圓形的眼睛,黑鼻子是主要特點,表情豐富,尾巴輕捲在腰上,披毛長而高雅,耳朵是下垂耳,常因長毛而將耳朵掩蓋。

犬用途:捕捉老鼠,現為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真正的起源,說法眾多;大部份均認為,瑪爾濟斯是屬於地中海的狗種,馬爾他島在紀元前 15 世紀變成腓尼基人的殖民地,最初就是由腓尼基人帶到馬爾他島成為共同生活的夥伴後,才開始繁殖;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是來自西西里島的馬里他市。

早在紀元前 4 世紀時,瑪爾濟斯便已成為羅馬及希臘貴婦們的玩賞犬,牠的祖先可能是歐洲最早的玩賞犬,亨利八世時被帶入英國,更成為宮廷中不可或缺的貼心伴侶犬,這是最早可追朔到帶入歐洲的時間。航海貿易之風鼎盛,在英國繁殖的瑪爾濟斯犬,被帶到遠至中國等地交易。這段 16 世紀末、 17 世紀初期,瑪爾濟斯犬明顯有長毛及短剛毛兩種毛型,到了 18 世紀時,絲質長毛的瑪爾濟斯犬保留下來,短毛的瑪爾濟斯犬則逐漸消失。 擅長捕捉老鼠,但一直以來都是歐洲貴族的陪伴狗,這點可由歷代的皇家畫像中總有牠們的身影裡看出,瑪爾濟斯犬早已是人們眼中的玩賞犬而非工作犬了。於 19 世紀末時引進東方後,一直很受大眾的歡迎。

飼養要領:一週洗一次澡,需每天梳毛,為了保持毛色純白要注意別弄髒。

 
 
 

米格魯 Beagle / 即時視訊

原產地:英國

正名:小獵兔犬

別名:英國獵兔犬(English Beagle)

身高:33 ~ 38公分(13英吋,15英吋,18英吋)

體重:8 ~ 14公斤

毛色:白、黃、黑色(俗稱三色)及黃白二色

毛質:濃密滑順的短毛,不沾水

個性:活潑、開朗、好動、好奇心重,喜歡散步奔跑

特徵:

著名的特徵是一對長耳朵,和界線分明的斑塊,略帶圓頂型的頭骨,前腳直立、大腿長度中等,結實的腳有厚厚的腳墊,耳朵柔軟下垂,尾巴有精神的豎起是牠的特色。

犬用途:狩獵犬、伴侶犬

起源與歷史:

米格魯獵犬的名稱來自法語(beagueule)"大開嘴巴"之意,可能是米格魯獵犬成群結隊時,喜愛吠叫、吵鬧而命名,此犬種是狩獵犬中最小型的一種。米格魯獵犬來自古希臘時代,諾曼人和法蘭西斯人的混血民族曾經將此犬飼養作捕狩野兔用,西元1066年傳入英國,當時體型比現在小,有時被放在小物品袋裡,或騎馬時將牠放在口袋中,小型的口袋米格魯犬就是由攜帶用犬種改良而來的,現在己無法見到了。米格魯獵犬傳統上是用來獵野兔的,因為牠雖然體型小,但卻健壯結實。成群工作,依靠嗅覺來追蹤獵物,表現極大的耐力及耐勞精神。

米格魯和王室關係深遠,是古代英國皇室用來狩獵小松鼠及兔子的小獵犬,同時也是皇室貴族的寵物,伊麗莎白一世、威廉三世、喬治四世都曾飼養過,並在薩西克斯郡不萊登附近的丘陵地上作狩獵犬使用。西元1895年英國米格魯獵犬俱樂部成立,數年後便登入美國。

 
 
 

西施犬 Shih Tzu / 即時視訊

原產地:中國

身高: 23 ~ 27 公分

體重: 4 ~ 7.5 公斤 左右

毛色:非單一色系,為白、褐、黃、灰、黑等的混色

毛質:毛長而密,不捲曲,顏色多種。前額和尾尖有白毛的狗較受青睞,雙層毛

個性:驕傲、自尊心很強、有些固執。但對人友好,信賴度極高,性格開朗,喜歡遊戲,文雅又忠誠,聰明愛撒嬌。

特徵:長毛覆蓋於頭部,幾乎遮住眼睛和鼻子,有人將其臉上的長毛綁在頭上,大大的耳朵上也長滿豐富的長毛,與下顎的毛混在一起,尾巴很高,且毛呈散開狀。

犬用途:中國宮廷犬,現為伴侶犬

起源與歷史:

起源於 17 世紀,其祖先源自於西藏,後被當作貢品由西藏寺送至中國皇宮,故與西藏的拉薩犬長相類似,應是與西藏品種交配後所繁衍出的後代。與拉薩犬的差別在西施犬通常有較濃密而略帶波浪的長毛,鼻樑上有束向上長出的毛,束在頭上時,看起來像朵菊花般,因而有『菊臉之花』的雅稱。因外形迷人,頗受中國皇室的喜愛,從此也就成為中國古代的宮廷犬。又名獅子狗,獅子英語拼音 Shi-Tzu ,後傳至日本,被譯為西子,引進台灣時又譯為西施,就此定名。清朝時,被歐洲商人秘密偷渡帶回西方,才逐漸有名,成為熱門的犬種,不但廣受歐美人士喜愛,更因其聰明伶俐、不亂吠、體臭少及披毛易整理等優點 , 深獲不少仕女犬迷愛不釋手。

飼養要領:三到四年就會完全披覆全身的毛髮要經常清潔,在刷毛或梳毛時必須留意將牠頭部的毛用橡皮筋綁住,以免傷到牠的眼睛而引起角膜炎。

 
 
 

巴哥 Pug / 即時視訊

原產地:中國

身高:25 ~ 28公分

體重:6 ~ 8公斤

毛色:銀灰色、紅黃色、淺黃褐色、黑色(其他如顏、耳、背部都有黑線)

毛質:柔軟而有光澤,觸感滑順

個性:膽大、溫馴、聰明、忠誠、友善、有耐心、愛乾淨、自尊心強

特徵:

巴哥犬身體比例勻稱結實,比例勻稱呈方形,頭大黑臉黑鼻子、額頭有皺紋,小小的垂耳,臉部極具特徵,日耳曼系國家稱之為墨普斯犬(皺起來的臉)。胸腹肌肉健壯,四肢短小,緊緊捲曲的尾巴,是溫馴的狗狗,很喜歡和人相處對環境的適應力極佳。

犬用途:玩賞犬

起源與歷史:

如果您看過中國北京狗的長相,您會發覺巴哥嘴臉好像與北京狗有點像。因此有些人認為巴哥犬的祖先北京狗,另外有些人看巴哥就好像縮小比例的獒犬。巴哥犬源於東方培育,17世紀時由荷蘭傳到歐洲,當時在英國即把牠稱為「荷蘭犬」,據說飼養相當普遍,而目前的品種是後來在英國培育改良而成的。

飼養要領:

要留意勿傷及其突出的眼睛;皺摺與皺摺之間要勤於擦拭,耳朵內部及皺皮中也別忘了清理。此外,因為不適應高溫多濕的環境,所以夏季時必須做好空調管理;易於發胖,需要充足的運動量。

巴哥犬其實很需要主人陪伴牠、注意牠,其實牠是忠誠、像孩子般的狗,喜歡別人拍拍哄哄,別因為長相而對牠心生誤解,牠也很需要「關愛的眼神」。

 
 
 

絲毛梗 Silky Terrier / 即時視訊

原產地:澳洲

身高: 22 ~ 24 公分

體重: 4 ~ 5 公斤

毛色:為藍灰色或黑藍色,兩者均夾有棕黃色或金黃色被毛

毛質:全身毛細長,呈絲狀,身上的毛髮長約 13 至 15 公分

個性:活潑開朗,明快好動,喜歡與人親近

特徵:頭蓋平坦,頭頂的毛是銀色或淡黃褐色。 耳呈V字形,小巧的直立耳,耳根在頭部上方。身材矮,但腿不短,背部平坦,但不渾圓。四肢短小,前肢直,骨骼堅實後肢大腿肌肉發達。尾短且需斷尾。

起源與歷史:

絲毛梗起源於 19 世紀中葉,是約克夏梗犬與其他犬雜交之後,其後代又與澳大利亞犬雜交出現的新犬種,只在澳洲平原與德國飼養這種犬,為澳洲玩賞犬。 1959 年被介紹到美國以後才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起來,作為德國獵犬,在美國深受歡迎,由於漂亮的皮毛而被命名為絲毛梗犬。

絲毛梗起初是養在雞場負責防鼠,除具有靈巧深入洞穴補抓老鼠的本領外。亦可隨主人到處進行狩獵活動。發展地以雪梨為中心,最早的命名為雪梨絲毛,後正式定名為澳洲絲毛。 1930 年在犬展中公開亮相後,其他國家對牠才有了初步的認識, 1962 年獲得純正血統認定。美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流行,而英國至今罕見。

飼養要領:需要定期的活動。為防止長毛打結,得定期梳理。

 
 
 

柴犬 Shiba Inu / 即時視訊

原產地:日本長野、群馬、山梨、岐阜、新瀉、鳥取、島根縣

別名:叢林犬

身高:35 ~ 40公分

體重:9 ~ 14公斤

毛色:純白色、黃褐色、黑色與棕色、黑色

毛質:粗短雙層毛

個性:強烈的警覺心和敏銳度、聰明、愛清潔、順從忠實,飼主以外的人不易親近,不隨便吠叫

特徵:

三角形前頃的耳朵豎立,橢圓形的小眼睛,眼尾稍往上吊,鼻子顏色濃黑,錐型的口吻部,平而短的背部,腹部毛色白,短毛而軟,毛色較常見的是棕黃色,濃密鐮刀狀的尾巴,肌肉壯碩,非常發達,小小的身體,靈巧好動,力大而美。

犬用途:狩獵狗、家庭狗

起源與歷史:

柴犬在日本培育日本政府指定為「天然紀念物」,原生於日本山區,大約三千年前就存在了,自古以來就被訓練成獵捕禽類和小動物的獵犬,偶爾也幫助人們狩獵大型獵物,例如山豬、鹿和熊,追溯其血統有人認為其具鬆獅血統;牠們習慣警覺地站在山丘上向下俯望,儘管現在成為家中的寵物,牠們還是保有類似的行為,所以會爬上屋內較高的沙發,或站在屋子的一角,靜靜的觀察人們。

飼養要領:

拖拉運動、自由運動等必須每天不間斷地進行;也要常常撫摸牠,以增進親暱感。雖然不必做太費工的保養動作,但逢換毛期還是要仔細的刷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