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大麥町犬 Dalmatian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南斯拉夫大麥町區

身高: 48 ~ 58 公分

體重: 23 ~ 25 公斤

毛色:底色白色,有黑色或深褐色的圓斑點

毛質:密實平滑的短毛

個性:溫馴、忠實、獨立、沉靜、機敏、有耐性

特徵:體型均勻修長,體毛為白色明顯的黑班,或是深褐色圓斑圖,身體上的班點最大,斑點愈多愈好,耳尖為圓弧形,短而厚的濃毛,尾巴可以伸到跗關節的高度。大麥町犬在初生之時,全身是純白色毛,加上身體圓滾滾的,蠻吸引人的。大約在 6 ~ 8 週後,身上才逐漸出現黑色或深褐色的斑紋,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犬用途:家庭狗、馬車護衛、馬戲團狗

起源與歷史:

起源於 15 世紀,由其發源地大麥町地區而命名。自古希臘、埃及所留下的遺跡中,皆可看到此犬種的圖案,可知其歷史悠久。從 18 世紀開始被稱為大麥町犬,但應該在此之前就已存在有此犬種。此犬種可做任何工作,可當軍用犬、獵犬、拖車犬等,堪稱萬能犬。

飼養要領:因為短毛不耐冬寒,注意其溫度調節。非常好動所以要讓牠常運動。

 
 
 

秋田犬 Akita / 即時視訊

原產地:日本秋田縣

身高:60 ~ 71公分

體重:34 ~ 50公斤

毛色:黑、紅、白、虎斑色等

毛質:硬直毛。外披毛為濃密而粗糙的短剛毛,緊實的覆蓋著全身,內披毛則柔軟細緻,密實勻稱,有界線清楚的毛色。

個性:沈著穩重、冷靜、有耐性,但不十分友善或愛玩。訓練容易,地域觀念極強,平時相當安靜,不會亂咬、亂挖;具攻擊性,遇到陌生人時會激烈吠叫。

特徵:有魁梧的身材,筆直的前腿和肌肉發達的後腿,活動力強,粗而往上捲的尾巴。具有強烈的統馭傾向,對於其他狗的挑釁會以攻擊來回應,是具有攻擊性的犬種。

犬用途:看門犬、家庭犬

起源與歷史:

日本犬之王,代表日本的犬種,也是跟狆狗同被列為國際性公認的犬種。起源於十七世紀,主要用途是獵捕大動物,為日本最大型的土狗。祖先是中型獵犬秋田股木犬,頭部大而寬,臉部有非常明顯如熊般的表情,是由流放到日本本州秋田縣的貴族所培育,為了激勵武士們,以秋田獵犬做為鬥犬用。明治維新後,歐美原產犬開始引進,而日趨雜種化,還有,交通也更為發達,使得秋田犬與他犬的鬥犬也更流行,但秋田犬略居劣勢,於是開始設法改良為大型犬而變成為現在的體態。

但由於引起社會弊端,遂下達鬥犬令,於是飼養也大為減少,幾近滅種;後來,為了高倡軍國主義,掀起了日本犬保護運動。1932年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設立育犬團體,持續改良成木型日本犬作為家庭用的看門犬飼養,但仍保有堂堂正正、勇猛純樸的樣貌。

日本秋田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帶到美國,故有美國秋田犬和日本秋犬之分,經混血的結果,產生了很多不同的品種,與原始的秋田犬在相貌上已有所差異;育種專家重新培育,經多次交配,只留下秋田犬好的部份,進行交配,製造出來的,從此後被譽為國犬。1960年後標準的美國秋田犬才逐漸穩定;1972年時才被美國犬舍協會所認定。

飼養要領:對主人很順從,因此飼主對於社交行為必須要從小訓練。此外,為了防止牠過於肥胖,拖拉運動是不可欠缺的。除了平時的定期清潔與整理外,在換毛時,更要不辭辛勞地為牠刷毛。

 
 
 

威瑪犬 Weimaraner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德國

身高:56 ~ 69公分

體重:32 ~ 39公斤

毛色:略帶銀灰光澤的毛色

毛質:為短毛種,披毛密實,分佈勻稱,整體呈現富金屬般的灰色光澤

個性:機警、敏捷、服從性高

特徵:

中等體型,力量強,大為肌肉型的獵犬。長型的口吻,下垂的長耳朵,眼睛從明亮的琥珀色到灰色都有,一旦興奮起來,眼眸就會變黑。背部水平,銀灰色平背的短毛,胸腔寬,後肢大腿肌肉發達有力,傳統尾巴斷尾約剩15公分長,有著驚人的速度、耐力和體力,平時需要施以嚴格和大量的訓練。

犬用途:追蹤獵物

起源與歷史:

威瑪犬的名字據說是取自德國西南部的威瑪市也是發源地地區為名,是為了強調捕獵技能所特別培育出的新品種。早期只有王宮貴族才能擁有的犬種,略帶銀灰色披毛和敏捷的身手,有著「灰色幽靈」或「灰鬼犬」之稱。若依獵犬的品種做評比,德國地區的灰獵犬在1630年代已經是非常的有名的獵犬。至18世紀末,19世紀初時,德國威瑪地區的貴族們依據自己狩獵上的需求,而刻意培育出集獵犬優點於一身的品種,即為威瑪犬的來源。1929年後引進美國,成為大受歡迎的獵犬。適用於各種型態的狩獵活動,善長野外追蹤和狩獵,主要以追捕大型動物為主,擁有敏銳的嗅覺和機警勇敢的身手,服從性高,是隻可信賴的工作犬。

飼養要領:需要足夠的運動量及定期整理與清潔。

 
 
 

挪威納 Rottweiler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德國

身高:59 ~ 69公分

體重:41 ~ 50公斤

毛色:黑褐混色

毛質:短毛

個性:忠實、勇敢、聰明、警覺、堅決,仍保有占有領地本能

特徵:

頭部寬、弧形的前額,深棕色眼睛,吻部厚實有棕褐色斑紋,兩耳間距寬耳朵小而下垂,臉部對稱的褐色班塊,寬而深胸部,強壯身體結實,後肢寬而有力,後腳比前腳大,傳統上截尾而顯得氣勢非凡。

犬用途:警犬、護衛犬、驅趕牛群

起源與歷史:

據說,古羅馬的畜牧犬為這種狗的祖先犬,曾率領作為軍隊糧食的牛群翻越阿爾卑斯山的建碩犬種。原本像獒犬一樣健壯,喜歡工作,具有富於防衛本能的實用性。這種狗所曾經擔任的最大任務是發生在羅馬軍遠征歐洲時,牠負責保護作為士兵食物的羊,夜間要守護軍營,所以備受重視,經常被用來拉貨車。19世紀初期曾有瀕臨滅種的危機。體型和性格與羅馬時代幾乎毫無變化。在當時備受讚揚的勇氣、順應性、防衛本能、聰明,現在依然存在。作為家族中的朋友,或是作為看門犬,不論什麼工作,牠都能完成。最近則成為備受注目的警用犬。體型壯碩,力量強大。毛為黑色帶鐵鏽色清晰的花紋。大型犬力量大到甚至可推倒牛。

飼養要領:

對主人友善服從,對入侵者會發動攻擊,但有時也會不聽從主人的命令,堅決的訓練和管教是必要的,居家要有運動的空間,應繫好狗鍊以免訪客受到驚嚇或攻擊,所以教牠做襲擊動作是非常危險的。為了防止牠過胖,食量也要特別留意。

 
 
 

薩摩耶犬 Samoyed / 即時視訊

原產地:俄羅斯西伯利亞

身高: 48 ~ 60 公分

體重: 20 ~ 27 公斤

毛色:單一白色系、白中帶灰黃,或是奶黃色

毛質:外層毛長且粗硬,下層絨毛豐厚柔軟,呈交錯生長,緊附於皮層,具禦寒和防水效果

個性:聰明而親近於人、警戒心強、活潑開朗

特徵:頭部為楔形,顱骨寬,前額面到鼻端變尖,類似野狼,正是北極圈內犬種的最主要血統特徵。深棕色眼睛,立耳捲尾,四肢結實而有力,尤其是後肢肌肉肥厚。

犬用途:牧馴鹿

起源與歷史:

屬於狐狸犬的品種,據傳原居於伊朗高原,因被追逐而北移,直到北極海的葉尼塞河後才定居於此,名字是取自最早的主人-西伯利亞的原始部落薩摩耶族,這些民族因長期居於惡劣的環境,因此培養出強悍、勇敢、耐力十足的民族性,所豢養的狗的天性也幾乎與主人如出一轍,是優秀的雪橇犬。

起初用來放牧,保衛馴鹿和拉雪橇,後來毛皮商透過交易將其帶回到歐美後,受到了很大的歡迎,理由並不是牠具有強勁的耐力和健碩的體魄,而是因為牠的性情溫馴而篤厚,且外型優美。到了十九世紀,被視為玩賞寵物後,飼養數量急增。也因為具刻苦耐勞的精神和體力,還被依重於極地考察探險的活動。現代的薩摩耶犬雖然有時仍參與拉雪橇競賽的活動,但大部分的飼主們早已把他們視做是人類的伴侶來疼愛了。

飼養要領:毛長易於脫落,所以每週至少要整刷兩次。性情活潑、精力充沛,愛好在雪地中奔跑,活動量大,需要天天運動。

 
 
 

黃金獵犬 Golden Retriever / 即時視訊

原產地:英國(蘇格蘭)

身高:54 ~ 61公分

體重:27 ~ 36公斤

毛色:乳黃色、金色、咖啡色

毛質:有豐富平滑的被毛和底毛,呈平直或波浪顯現出層次,具有防水的特性

個性:蠻敏感的,很有警覺性,很溫馴聽話,非常喜歡玩,對小孩子很好,但有點粗魯,要注意,對所有的狗都很好。

特徵:

黃金獵犬具有寬廣的頭蓋骨和強而有力的吻部,界線分明的鼻樑,其整體體型搭配毛皮色澤非常漂亮,不同色調的光澤金色,腳及尾等之毛叢可較淺色。濃密而不透水,短毛層生長良好。外層披毛堅韌,貼近身體,垂直或鬈曲,但不會顯粗糙或絲質感覺。頭部、足掌及前肢披毛較短;前肢背部及腹部長有毛叢;脖子、大腿背及尾巴內側披毛較茂密。愉快時,尾巴平行或稍微向上,但不會蜷曲於背上或夾在兩腿之間。

犬用途:尋獵犬或導盲犬、搜救犬、伴侶犬,可訓練做為很好的寵物醫生

起源與歷史:

黃金獵犬起源於19世紀的英國蘇格蘭,對黃金獵犬其記載如血統來源或被協會承認記載資料不一。不過,在1800年代時被培養成回收獵物的犬種。有人認為牠是粗毛水性長耳獵犬和身材較瘦的紐芬蘭犬交配而成。而亦有傳說黃金獵犬來自一個俄羅斯馬戲團犬的品種演進而來,但是牠還是比較像由黃色的平毛獵犬和特威得西班牙水獵犬與後來引進的愛爾蘭蹲獵犬、拉不拉多犬和尋血獵犬交配孕育而成。在西元1920年以後以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黃金獵犬作為正式的名字,在此之前是以金色平毛犬的名字而聞名。原本是獵犬,具有靈敏的嗅覺,有助於發現和追蹤獵物,也可以用來當成搜尋麻藥用的犬隻。此外,亦可用來擔任導盲犬。

飼養要領:

為了勿使牠體重過動,要讓牠常運動,並時時檢查其體重。因為很會掉毛,為了保持其金色毛髮茂密,所以要仔細地洗浴及刷飾。要注意成犬以後臀骨的問題,耳朵也要常清理。

 
 
 

杜賓犬 Dobermann / 即時視訊

原產地:德國

身高:65 ~ 69公分

體重:30 ~ 40公斤

毛色:黑色、咖啡色、黑褐色

毛質:硬直的短毛,密實平滑富澤,剛硬緊貼身

個性:聰明、大膽、勇敢、記憶力強

特徵:

外型上通常會實施斷耳、斷尾;身體呈長方形,擁有緊實敏捷的體型,線條流線、簡潔、富肌肉感。具攻擊性既敏捷又頑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不但對護衛主人、家園是絕對的負責,更擅長於追蹤、搜索,作業能力強,是極佳的護衛犬。

犬用途:警犬、護衛犬

起源與歷史:

杜賓犬的誕生只有一百年左右,是相當可靠的看家犬,也是世界公認性能最優秀的犬種之一。 “ 杜賓 ” 是以交配出此犬種的的人名來命名的。19世紀時,據說為德國稅務官路德維奇‧多伯曼,因工作的需要以各種犬隻的特性做研究,再依據犬隻特性進行選種培育的工作牠的祖先可能包括了曼徹斯特,羅特維拉犬,以及德國森林地域的牧羊狗等,各類優秀的犬種彼此互相交配所改良而成的。

飼養要領:杜賓犬個性機警,適合當警衛護衛犬用,也很適合當家犬用,只是生性活潑且力氣大,非得有大的空間任其活動筋骨,以配合牠天生好動的個性;運動後要以蒸過的毛巾擦拭牠柔軟的身體,並梳理其短毛。教導牠時要自幼犬時期進行訓練,避免牠隨便攻擊人。

 
 
 

愛爾蘭雪達犬 Irish Setter / 即時視訊

原產地:愛爾蘭

身高: 64 ~ 69 公分

體重: 27 ~ 32 公斤

毛色:深紅色

毛質:長度中等,直順的絲狀毛,腹部、尾部、腳部後有裝飾毛

個性:活躍、溫馴

特徵:頭部瘦長,具深凹角度的頭形與口吻部相連。眼部為杏核形狀,兩眼水平,顏色有淡褐色或暗褐色。鼻子為暗褐色或黑色,鼻子寬大為好。身體厚實 , 胸部狹小,背部筆直,腰部呈圓形。尾色長度中等,尾根位置低,尾端細,保持水平或比背部稍低的狀態。四肢前肢筆直,筋骨強壯,后肢長,肌肉發達結實。足部小巧如弓形狀,腳趾間有裝飾毛。

犬用途:尋找獵物

起源與歷史:

由各類雪達犬種、史賓格犬種及波音達犬種配種、改良而成的愛爾蘭雪達犬,初時只屬紅白相間的犬種,直至 19 世紀初,經費曼耐夫郡替馬斯克地區的約瑟‧海滋得、伊力斯科爾的喬治‧戈爾和伊爾先生的精心改育後,純紅色的品種才得以出現,並在愛爾蘭當地迅速流行起來。據說,當時愛爾蘭的首相─愛德華‧羅維拉克,在改育過程中也參上了一大腳,因此愛爾蘭雪達犬又被名為羅維拉克雪達犬。在歐洲大陸,愛爾蘭雪達犬可是馬戲班中的大明星,牠們憑著俊俏的外表、靈巧的動作,贏盡了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的喝采和掌聲。 1875 年,牠們在美國首次登場,無論在秀場或賽場都有傑出的表現,正式得到各國的認同,為蹲獵犬種寫下光輝的一頁。五十年代的美國,愛爾蘭雪達犬可是紙牌的代名詞,因為家家戶戶都有一副以牠的圖案作為裝飾的紙牌。另一方面,牠們也是油畫愛好者最熱中的模特兒,甚至,這些畫家要排隊掛號才能畫到牠。同時在這個年代,一個鄉間豪邸如果沒有飼養愛爾蘭雪達犬的話,便不會得到任何人的稱譽。由此可見,在當時愛爾蘭雪達犬簡直就是潮流的代名詞。

飼養要領:

每天十五分鐘的戶外運動,對牠們來說已經足夠。由於愛爾蘭雪達犬屬中長毛狗,所以主人好應每天花十五至二十分鐘去梳理牠們的披毛,以免毛髮過度糾結。愛爾蘭雪達犬是屬於晚成型犬,要訓練牠們絕不是一件易事,需有充足的耐心教導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