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石流的分類 | 土石流發生途徑 | 土石流的特性 | 土石流發生之徵兆 | 發生的基本條件 |
   | 土石流和降雨的關係 | 地震的影響 | 土石流的危害方式 |

       土石流體的組成物質主要是水、泥、沙、礫石甚至是巨石,但是它們彼此之間含量比利的變化卻是很大,因此土石流按照其物質組成,可分為泥流型土石流、礫石型土石流及一般型土石流。


(圖1) 土石流的類型與物質組成特徵
(圖片來源:http://nr.stpi.org.tw/ejournal/Nscm/9302/9302-02.pdf)

 

【泥流型土石流】
      
又稱泥流,是指土石流中泥砂含量大而礫石含量少,其泥砂量佔50%以上。


(圖2) 泥流型土石流
(圖片來源:http://www.geo.ntnu.edu.tw/faculty/linhm/disaster/debrisflow/debrisflow.htm)


【礫石型土石流】

       又稱水石流,是指土石流中礫石含量大而泥沙含量少,其泥砂量佔50%以下。


(圖3) 礫石型土石流
(圖片來源:http://www.geo.ntnu.edu.tw/faculty/linhm/disaster/debrisflow/debrisflow.htm)

【一般型土石流】
       是指土石流中土體物質的顆粒大小分布很廣,由黏土、粉土、砂、礫石甚至巨石等各種礫徑顆粒所組成,其泥砂部份的含量約在10%~50%之間。


(圖4) ㄧ般型土石流
(圖片來源:http://www.geo.ntnu.edu.tw/faculty/linhm/disaster/debrisflow/debrisflow.htm)


       土石流的類型主要是與當地集水區內鬆散土體的特性有關,在台灣地區,這三類土石流均曾發生過,例如花蓮縣銅門村及南投縣豐丘兩地曾發生礫石型土石流,台東縣豐濱鄉新杜村及南投縣同富村曾發生泥石型土石流,而南投縣郡坑橋及神木村曾發生一般型土石流。

       台灣地區近年來所發生的土石流中,泥流型土石流大約佔50%,礫石型土石流大約佔20%,而一般型土石流大約占30%。將土石流在類別上加以區分,除有助於研究工作的進行外,更有助於規劃及執行適當的防治對策。

泥流

一般型土石流(偏泥流)

一般型土石流

一般型土石流(偏礫石)

礫石型土石流

6場

11場

10場

2場

5場

17.6 %

32.4 %

29.4 %

5.9 %

14.7 %

17.6 %

67.7 %

14.7 %

50 %

29.4%

20.6 %

(表1) 台灣地區近年來34場土石流發生型態所佔的比例

(資料來源:http://email.ncku.edu.tw/~em50190/ncku/196/b/b1.htm)